3月3日,共青团泰安市委举办了泰安市“志愿青春赋能发展”主题志愿服务项目启动仪式暨岱岳区“岱青同行 校地共建”青年志愿服务“公益集市”活动。
我校团委“春芽行动”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入选“志愿青春赋能发展”主题志愿服务项目库,智能工程学院“智益行”科普志愿服务项目、行政管理学院“青助护苗”大学生助力校园防欺凌志愿普法项目、东岳书院“汶岸寻星”专项志愿服务项目三个品牌项目参与现场展示。


学校团委王轩轩老师作为高校代表发言,她表示,学校始终坚持“将大学办在社区里”的发展思路,在团市委领导和团区委支持联动下,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人才优势,积极对接地方需求,打造精准化、项目化、专业化的志愿服务模式。并表示,将按照团市委工作要求,进一步推进“一对一”联动共建模式,打造以“一园一院”实践基地建设等六条主线及常规系列行动的“6+X”行动体系,在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方面不断探索突破,力争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作出属于泰科志愿者的更大贡献。

学校志愿服务项目在公益集市上全方位展示,受到大家高度关注。
智能工程学院“智益行”科普志愿服务项目以青少年科普为核心,立足社区、乡村、学校、三大阵地,通过“科普实验剧+科普展台+实验课堂+科普研学”等形式,为青少年提供集“视听学践用”于一体的科技教育体验。在现场,志愿者们融合前沿科技元素,打造原创流动科普展台,打造“AI赋能 志愿惠民”的志愿服务新范式。能完成动态避障、倒地起身等高难度动作的智能机器狗更是引发热潮,让市民在零距离接触尖端技术的同时,唤醒在场孩子们对科技的好奇心。这种“科技+志愿”的融合实践,既展现了新时代志愿服务紧跟技术浪潮的创新能力,更开辟了科技惠民新路径——让创新成果真正服务于民,使市民在沉浸式体验中领略科技魅力,于趣味互动中感知志愿服务的时代创新。


行政管理学院“青助护苗”大学生助力校园防欺凌志愿普法项目牢牢把握社会需求、专业所长、力所能及三个基本点,通过开展法治宣讲、互动游园会、070科普市集、情景剧展演、模拟法庭等多项预防欺凌活动,增强青少年法治观念,守护每一个青少年健康成长。“以前孩子被嘲笑不敢说,我们也不会引导,防欺凌不仅是孩子们的需求,更是家长的需求,幸亏听到你们的讲解,要不然我们都意识不到。”家长周女士在展台前与项目指导老师金童欣的沟通,道出了众多家庭心声。

东岳书院“汶岸寻星”专项志愿服务项目围绕“文化宣讲”“非遗体验”“实地调研”三条主线实现非遗文化从创新到展陈的全包圆,在校内,通过学生参与传习、创作等非遗活动,唤醒师生文化基因;在校外,通过文化宣讲进学校、村庄、集市,多场域宣传大汶口文化、非遗文化,增强市民文化自信。在展区,面塑非遗传承人周天聪与队员打造的非遗手作工坊前排起长龙。孩子们看着原创面塑小蛇惊叹道:“原来非遗可以这么酷!”现场的非遗创作成果已成为泰科志愿服务的文化名片,当古老技艺在年轻志愿者的创新中破圈,传统文化正成为市民触手可及的文化自信源动力。

下一步,学校志愿服务将在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主动性,打造“人人志愿”的校内文化氛围的基础上,继续争取各类平台展示机会,在全力建设“志愿者之校”的行动中,不断为学生交付成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