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泰山科技学院召开新学期全生异科导师制工作座谈会

时间:2025-03-10 18:22:34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为进一步推动全生异科导师制工作效能提升,持续促进导师陪伴质量及师生协同成长效能。3月6日下午,新学期全生异科导师制工作座谈会在敢当书院203召开。常务副校长谢承红、有关职能部门及部分学院负责人、各学院全生异科导师制工作联络员、全生异科导师代表参会。会议由书院部部长白军彭主持。

白军彭通报了第四期学生成长报告和本学年新修订的考核条款运行情况。他提出,学生对导师角色的认可度逐年上升,但同时要注意导师与学生的互动质量,杜绝走过场、无意义的互动。要坚持“进书院”的行动,依托已有活动平台有效引导学生成长。他还就全生异科导师考核加分、案例撰写等方面做了说明。

随后,进入问题交流讨论环节。

双体软件精英产业学院王晓玥(智能工程学院/九河书院全生异科导师)提到,每个层级的学生关注点不同,希望在考核的层级上有一定的区分,针对不同年级制定差异化的考核标准,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保卫处李天文(大数据学院/汶阳书院全生异科导师)提出了“边界感”概念,可以与学生共建项目工坊,依托优秀的项目工坊文化,多举办有竞技性质的活动。以竞赛为驱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敢当书院赵晓宇(淬炼商学院/敢当书院全生异科导师)则更加鼓励导师一对一或一次性与少数的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通过个性化深入的沟通交流,导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为学生提供更加贴合实际的指导和建议。

智能工程学院院长张涛然谈到,全生异科导师制的实施与发展,是一种跨学科的交流与陪伴。可以进一步调整学生每年参加范围性的定向活动,比如心理教育、就业创业、创意手工等活动。在考核中以条例的形式呈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加强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艺术传媒学院院长助理杭颖颖说到,对待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维度,要多倾听师生的声音、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多感受教育的温度与深度。要进一步积累全生异科导师相关的工作经验,要关注制度的执行与效果,更要深入挖掘其背后的理论基础,推动制度理论支撑的落地实施,为师生的共同成长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通信工程学院院长程艳辉讲到,“全生异科导师制”学生成长报告的纸质版报送及留存较为重要。它不仅是对学生成长历程的记录,更是对导师工作成效的一种检验。书院应当建立健全相关的报送及留存机制,确保每一份成长报告都能得到妥善保管,便于日后查阅与总结。

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刘然慧谈到新导师的融入问题,学校在活动方面可以组织进行大型主题的活动,加强师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让新导师能够更快地适应角色,与学生们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同时,他还建议可以设立导师间的交流平台,让大家能够分享经验、互相学习,总结规则,努力形成理论成果方面的指导。

行政管理学院院长张学银在交流中强调了“双向奔赴”和“无边界感”的重要性。他指出,在遵循学校规定动作的同时,我们应齐心协力前进,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书院的项目建设应符合主流要求,导师之间要更紧密的联动,共同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应始终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核心,更多的以润物细无声的浸润来潜移默化学生的成长过程。

谢承红在总结讲话中肯定了去年以来学校全生异科导师制的工作成效,他感谢书院部、各学院各书院及全体全生异科导师的努力。同时指出,全生异科导师制重在师生陪伴、精神引领和成长共促,活动创设仅仅是工作过程中的形式之一,而不是唯一要求。

针对下一步工作,他从四个方面做了提示:一是注重过程,过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生活即教育,全生异科导师要注重过程投入,持续让学生感受到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书院部也应总结相关过程经验,尽快编制工作指南,帮助全体导师精准落地各类工作任务。二是注重联动,构建美好的大学学习成长生态。全生异科导师制度的实施,实际上构成了一张张的“联动网”,要注重师生、师师、生生间的联动,构建资源、平台、项目良性互动关系,促进学习成长生态有效发生。三是注重评价,促进积极的效能提升。各学院和相关工作团队要科学、有效评价导师工作,注重评价结果的反馈,同时高效运用场地、空间等各类资源促进总体工作效能的提升。四是注重总结,共同呵护跨专业师生成长典范。全体导师要在有限精力的背后做无限的努力,关注“全生异科导师月度交流会”,强化“紫薇花开系列故事”的案例征集工作,推动相关课题的申报与总结,提高与学生日常互动总结的鲜活性,打造跨专业师生成长的典范。